棉漲滌跌 紗、布進退兩難——西南市場6月行情綜述
進入6月份,川、渝地區(qū)棉花價格承接5月末的反彈之勢,一路連續(xù)上漲,月初,229級棉價漲到1.38萬元/噸,329級棉價漲到1.35萬元/噸,中旬末229級棉價提價1.41-1.42萬元/噸,實際成交為1.395萬元/噸,329級棉價為1.36萬元/噸,進入6月下旬229級棉實際成交價突破1.40萬元/噸,達1.40-1.42萬元/噸,329級棉價為1.36-1.39萬元/噸,較5月份每噸棉花上漲約500元/噸。由于品質、長度間存在較大差異,所以同品級棉花的價格仍差距較大。不過,供方均要現款結算。因離新花年度僅有兩個多月時間了,如今賣得起價,正是出貨的好時機,棉企脫手表現比較積極。如今,有經營棉花的當了紡企老板,也有紡企老板在自己采購加工棉花,并搞棉花經營。據各會員企業(yè)反映,滑準稅抬高了進口棉的門檻,但人民幣升值和各國棉商的競爭又會對進口棉價起打壓作用,因此,今年棉價不會漲得太高。目前,一些紡企手里還有進口配額,準備看時機隨時可動用進口棉。 和棉價上漲的趨勢相反,6月份滌短價位往下跌,至6月末,川、渝地區(qū)滌短主流價位1.17萬元/噸左右。較5月末下跌200元/噸以上。并呈現成交量大幅萎縮的現象。據某紡企老總介紹,出口退稅下調使紡織品淡季更淡,影響了購進滌短的積極性。而滌短化纖廠的停產檢修和限產保價也限制和打壓了上游石油化工原料的生產和價格,近年快速擴大的石化生產能力得不到釋放,造成了對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等原料價格不斷下滑,產業(yè)鏈上價格的互為影響作用不容忽視。大企業(yè)的經營者應當瞻前顧后,特別應當研究最終產品市場的變化。 身處市場淡季,面臨原料價格上漲下跌的變化,6月份的紡企頗感為難。本月報價中有9戶會員企業(yè)進行了14次品種和價格的調整,其表現基本為少量或部分的品種變換和報價調整,而很少大面積的變動。 報價情況顯示:6月末和上月同期比較6個紗線代表品種中:OE10支純棉筒紗,僅一戶企業(yè)下調報價200元,總體報價水平為1.34-1.40萬元/噸;21支純棉筒紗:全部報價未變動,總體報價水平為1.82-1.88萬元/噸;32支筒紗:僅一戶企業(yè)報價上調600-300元/噸(電請和空氣粘接兩種),總體報價水平為1.92-2.0萬元/噸;40支純棉筒紗,全部報價無變動,總體報價水平為1.98-2.10萬元/噸,60支純棉精梳筒紗,僅一戶企業(yè)報價下調1200元/噸,總體報價水平為3.15-3.48萬元/噸;45支滌棉筒紗,全部報價無變動,整體報價水平為1.78-1.90萬元/噸。 6個坯布的報價和上月同期比較:20×16 128×60 63”純棉紗卡,全部報價無變動,整體報價水平為8.90-9.50元/米;40×40 133×72 63”純棉府綢,一戶報價上調0.10元/米,一戶報價下調0.05元/米,其余報價無變動,整體報價水平為5.70-6.10元/米;21×21 108×58 63”滌棉紗卡,僅一戶企業(yè)報價下調0.10元/米,總體報價水平為6.60-6.70元/米;45×45 110×76 63”滌棉府綢全部報價無變動,整體報價水平為3.85-4.55元/米;32×32 68×68 50”純棉平布,全部報價無變動,整體報價水平為3.30-3.45元/米;20×16 120×60 63”滌棉紗卡,全部報價無變動,整體報價水平為7.30-8.40元/米。 面對紗、布行情表面平穩(wěn)的現象,一位紡企經營老總道出了他的苦水,他說“不管棉花價格怎么漲,我的紗、布要賣的出去才行啊?!边@句話多少反映出紡企進退兩難的心態(tài)。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