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新疆兵團計劃引進50萬名拾花工
5月21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向社會發(fā)布2010年兵團拾花工需求信息,兵團計劃引進拾花工50萬人,其中疆內20萬人。拾花指導價格1元/公斤,與2009年持平。 兵團拾花工用工時間:北疆(四、五、六、七、八師)8月下旬至10月下旬,南疆及東疆(一、二、三、十三師)9月中旬至12月中旬。 對勞動者要求:吃苦耐勞,身體健康的適齡人員,女性應該占總人數的80%以上。 各個師的拾花指導價也不一樣。農一師、二師、五師的拾花指導價1.1元/公斤,農六師、七師、八師的拾花指導價1元/公斤,農三師、十三師的拾花指導價0.9元/公斤,農四師和其他師的拾花指導價0.8元/公斤。拾花指導價高低與各師植棉面積、地理位置有關。 據悉,2010年兵團拾花工引進以承包戶和拾花勞務經紀人引進為主,團場、連隊引進為輔。拾花工與用人單位(承包戶)按規(guī)定簽訂《拾花勞務協議書》,明確拾花待遇和違約責任。簽訂的《拾花勞務協議書》需報各師職業(yè)介紹(勞動就業(yè))服務機構備案。用人單位(承包戶)負責為拾花工提供基本生產、生活條件。兵團及各植棉師將積極與鐵路部門協調拾花工返鄉(xiāng)專列,為拾花工及時安全順利返鄉(xiāng)提供服務。 據了解,2010年兵團計劃種植棉花680萬畝,比上年減少17萬畝。引領中國農業(yè)機械化發(fā)展的兵團最近幾年大力發(fā)展機采棉,2010年機采棉種植面積達220萬畝,計劃新增采棉機100臺,使全兵團采棉機總數達704臺,如果這些采棉機全部投入使用的話,兵團一半棉花將可以實現機械采收。 不過,兵團一些植棉團場目前還是普遍傾向于人采棉。因為人采的棉花雜質少、纖維好。機采棉雜質多,后期清花成本高,品級要比人采棉低一些,兩相比較,人采棉成本和機采棉基本相當。如果有足夠的拾花工來拾花的話,各植棉團場寧愿采棉機趴在車庫里。他們推廣機采棉,大量地增加采棉機是在做2手準備,一旦人手不夠或是拾花價漲得難以接受時,就會迅速地開動采棉機在大田中作業(yè)。 2009年秋天,新疆北疆一些縣市不少農民的棉花因為天氣突變、拾花人手不夠,只得等到2010年4月大雪融化后再去拾花。當時,許多地方農民開出的拾花價達到1.5元/公斤。不過,這樣的現象未在兵團出現。 |